会议动态 | 2024“智慧+”环境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圆满闭幕发表时间:2024-12-16 10:25 智慧赋能环境,匠心铸就专才。12月6日至8日,“智慧+”环境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风光旖旎的深圳盛大召开。 参会的行业专家、智慧水务企业和院校老师齐聚一堂,聚焦“数智化背景下环境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”,深入探讨在“新双高”和数智化时代背景下,如何推动“新技术+环境专业”建设,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。 会议期间特别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活动,包括AI赋能环境专业课程的教学体验、智慧清流仿真工厂实训示范课观摩、智慧水务(光明环水公司)参观及研讨等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展示了环境专业在理论与实践、教学与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前沿成果与创新实践,为与会的专家老师们构建了优质的交流和学习平台。 本次研讨会由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,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东方仿真共同承办。 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沈磊主任在致辞环节中强调,在数智化时代的大背景之下,环境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 化学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刘东方副主任从培养体系建设维度,以技能人才必备的综合能力切入,紧密联系“新双高”建设要求,深入分析了院校在培养体系构建及解决路径探索方面的策略与方法,为环境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思路。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 郭建宁主任立足专业学科建设,构建“岗课赛证研”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,打造五位一体实训基地,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,建立特色产业学院,有力促进了科教融汇与产教深度结合。 深圳市光明区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李宝伟董事长从产业需求出发,阐述了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水务向智慧水务的转型升级,在智慧水务运营模式革新下,岗位职能与技能需求已产生全新变革。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赵埔副总以《智启未来:引领数智化浪潮,塑造专业教学新范式》为主题发言,向与会的专家展示人工智能时代,东方仿真精心打造环境专业教学大模型,构建起“师-机-生”专业教学新范式。 本次会议安排了《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》观摩活动,该课程基于东方仿真环境AI 智能教学系统开展。 产品经理郑文佳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痛点切入,重点向与会专家演示了该系统强大的助教、助学功能,引发了专家老师们的浓厚兴趣,现场使用气氛十分活跃。老师们非常期待AI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提高教师数智化教学思维,并且可以结合多种场景助力产出更多的成果。 在郭建宁主任引领下,与会专家前往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智慧化实训室进行参观。该实训室是学校与东方仿真共建的成果,应用了MR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,以智慧清流桌面式仿真工厂为承载,融合工艺理论、运营管理与自动化控制,将工程问题教学化,构建了智慧实训课程体系。 实训室负责人李文涛博士亲自上阵给与会者进行课程示范,采用分组PK模式,两组学生围绕“格栅控制最优电耗”展开激烈比拼。学生们分别执行格栅运转时长测量、PLC自控调节水量及格栅电耗监控等任务,实践中融入思考,结合工艺知识,逐步揭开PLC自控的复杂面纱。
随后,会议聚焦 “‘新双高’背景下新技术与环境专业建设” 深入研讨,郭主任特别提到了实训室建设的意外收获,郭主任表示:“数据能上去,能下来,现场没有PLC,颠覆了我们以前的那些设备,全部实现物联网。让同学们在家里也可以体验,比如说在这里架个摄像头同学们就可以看到实时画面。有人会说,你这太花哨了,真实教学能用吗?放在以前是个概念,拿去做教学能力展示。但现在不是了,现在有了物联网,云对他开放,只要给学生账号,他们就可以控制这些东西,体验物联网、自动化。” 研讨会第二日,与会专家前往光明环水公司实地考察,深入研讨智慧水务建设。水厂运营负责人王总详细介绍了智慧水务建设的历程与成果,尤其是运维岗位职能及技能要求的转变。 研讨环节,专家们围绕智慧水务专业人才需求、技能要求与应对策略各抒己见,为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。 未来,东方仿真会持续在 “智慧 +” 教育领域精耕细作,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,积极推动实训教学工具的革新,大力促进校企合作,进一步强化院校、企业与产业间的三方协作及交流互动,携手为环境专业教育的数智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共同开创教育发展新格局。 |